1. 刚一回来就被老爸老妈唠叨个不停,自己一个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自由散漫,悠闲的生活状态已然习惯,这些都有待慢慢适应。其实内心底讲,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是个“客”,在别人眼皮底下,唯首畏脚而已。。。 2. 那天公车坐在旁边看上去中学生装扮的7-8个小孩叽叽喳喳,可人家讨论的话题都是“一*夜*情,微博好友,校内加人。。。”啥的,额,作为老人家的我,内心无比复杂。虽然当年这个年纪的我可能也是叛逆、不受管束的“问题少年”,但是比起现在的90后,自己瞬间觉得以前年轻的自己好幼稚好白痴。。。 3. 关于物价的问题,确实是倍感压力,以前大学时候一个月300块的家里给的生活费,剩下的自己赚,学费等也不贵。以前大学的时候(3—5年前)10块钱能买好多东西,100块钱去超市能买许多零食、日用品等。现在去超市,100块只能买1/3车东西了。目前10块以下的东西基本少的可怜,物价基本与三年多前成倍增长。怀念那一碗1块5毛的凉皮和10块的羊肉泡(目前价格分别是5块和28块)。 4. 个人问题,一回来就被无数的走访亲戚、叔叔阿姨而忙碌。每次见面必问,有没有男朋友啊?啥时候结婚啊?要孩子啊?等等问题,总想着搪塞过去都没成功,家人甚至挖坟似的拿出我大学失败恋情的教训反复埋怨为啥没在法国把个人问题解决了。。。再加上无数的举例,比如谁家孩子啥时结婚的,怎么办的婚礼,啥时要的孩子等等,谁谁又离婚了,谁谁又幸福的不得了了,无数的正面反面教材中,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赶紧结婚,不然剩女!”,此问题的高度甚至高于找个好工作。。。 5. 工作问题,其实自己一直甚为迷茫,稀里糊涂的就跑回国了。并没有任何的目标等,并且还无数次幻想着再次回到法国我的村子里的小窝继续蜗居的生活场景。但是无数的现实问题又接踵而来,房价问题 以前的专业同学,现在金融业界都混的相当不错,各大银行证卷公司保险啥的。。。自己孤家寡人,没车没房,回国的时候兜里就揣了200块人民币,在上海转机的时候看到矿泉水都30了,想着忍忍吧。。。虽然我对物质的东西一向甚无啥巨大欲望,但是周围的人都在讨论的话题就是“谁谁孩子又找了个啥好工作,公务员,或者是年薪几十万等等”。 6. 过马路依旧没有车让人,空气依旧不怎么好,公共场合很多人都大声讲手机聊天,吐痰等。。。
7. 好的方面:主动讲“你好/您好/谢谢。。”的人很多,公车上也很多让座的,服务业的态度都超级赞,但是不买东西的话,可能另当别论。总结一下就是,当密版的各位亲们还在为谁谁造谣,谁谁骂人,马甲等狗血、腹黑的大混战时,国内人已经在想的是“我今天又赚了几多钱,这月收入多少等等”。。。写到这里,突然,会心一笑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