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快捷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搜索
CDD 法语助手

【纠结+痒.外三篇】 来啊 纠结吧 反正有大把愚妄

11
回复
1894
查看
[ 复制链接 ]
头像被屏蔽

新浪微博达人勋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2010-2-20 14:12:16

新浪微博达人勋

本帖最后由 ST1983st 于 2010-3-1 14:15 编辑

    转载来自迷宝老师转载的门柱的小博客,原话是“转载下门柱的小博客,他也太有意思啦!”,我想说的是太他妈有意思了!!
    标题:无论你们怎么笑,也无法抹杀我曾经是个安妮宝贝粉丝的事实

    在我们系的八卦刊物去年最后一期对刘璇的采访中,我必须煞费苦心地掩饰自己对这类女同学心中的小资情调以及对其万年不变的美文欣赏传统的鄙视,才能把采访延续下去而不变成一场以挑衅开始的布道会。后来发现她们,以及目前撑起“豆瓣”这种文艺青年装逼会的骨干分子其实都是被安妮宝贝式“写字的女子”(写文章就写文章,还“写字”,女的就女的,还他妈“女子”)养大的,对那套调调有着血浓于水的感触。不过,今天我在别人家挑几本书借着看看,看着《瞬间空白》时没琢磨就拿上了,拿上之后突然觉着我这也真够装孙子的,明明曾是个安妮宝贝的忠实读者嘛,平时倒择的干净,一没人注意就现原形!所以,我准备鼓起勇气,面对自己,无论你们怎么笑话,我也要承认:我曾经是个安妮宝贝的粉丝!

    偶上大学报到那天带了几本书,印象里有《挪威的森林》,有本《安徒生童话全集》,有《EVA》,还有一本就是《八月未央》。这本书陪我度过了很多刚上学无所事事躺床上听王菲的日子。我挺喜欢这本书目录的那几页的,一堆四字标题的小说排列在一起,看着挺整齐。这本书我看过不止一遍,有不少段落都耳熟能详,比如:“我看着她明亮的眼睛和花瓣一样的嘴唇,突然被自己心底的寂寞摧毁的无法言语。”(《邂逅巨蟹座女子》)(又他妈女子);比如:“你的最佳选择是,一个漂亮的有稳定职业的上海女孩,无须太聪明,在百货公司买一件ESPRIT吊带裙子就会笑靥如花。”(从此我会用了“笑靥如花”这个词,遗憾的是直到刚才我才知道“靥”字怎么念)。而且安妮宝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审美观,让我一直觉得“夏天是白色的棉布裙,光脚穿球鞋”就是漂亮的姑娘,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夏天光脚穿球鞋,脚非常容易臭。

    那些具有城市感和画面感的篇章,那些脆弱的情感和漫过心底的黑暗,多么具有力量直指人心啊……它安慰鸟偶孤独寂寞滴小小心灵……只是过不到半年再翻开《八月未央》的时候,却连一篇整的都看不下去了,都什*么玩意儿啊这……无度的自恋和喋喋不休的自我情绪表达,那些情绪也过于微不足道了吧,竟然一连说了十九万字——她也好意思!一再标榜自己生活在上海这种大都会中,一篇小说里光牌子名就得占去三分之一——而且,都是些什*么破烂牌儿啊,什*么G-Star,什*么贝纳通,什*么七星烟(当然,在原文提到时全是英文:Benetton、Mild Seven……),在人家外国原主那儿都是日常消费品吧,到她这就成了巩固自我存在感的东西,被商业和资本主义卖了还帮人点钱呢——她们丫上海人也就这点出息!

    安妮宝贝对文艺作品发表评论时,两句话不到准转回到她自己的爱情上来,我觉得她的生活里除了时时自我审视目前的姿态别人看起来好不好看,漂不漂亮之外没有什*么别的事可干。当然自恋也不是什*么大错,只是看起来有点可笑而已。另外,我实在不能相信一个习惯在作品里提到各种有关非主流音乐的名词,却又能时时写下诸如“这是恐怖海峡的《Money For Nothing》,我最喜欢的一段电子音乐”或“只要唱机里突然爆发出混乱至极的电子音乐,我就把它买下。有时候我听小红莓,有时候是U2,有时候是Blur,有时候是Cure。激烈浑浊的摇滚,把人包围的时候,非常安全”此类句子的作家。我觉得她认为“电子音乐”四个字十分时髦,只要是她觉得时髦的东西,她就会把它安插在小说里,管它对不对呢,反正在她们上海人的眼里,别人都是傻逼,看不懂也接近不了她的城市生活。

    当然了,该说好说的,安老师的句子节奏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凌乱的叙述也算皮毛的学了点玛格丽特·杜拉斯。反正杜拉斯也不怎么地。不管现在怎么看不上人家,也得承认少不更事年幼无知时,我还真拿安老师当过心头好,所以在本篇最后,偶要用一段安老师式的“文字”向这个“女子”致敬。

    再次看到《八月未央》。安妮宝贝的经典文字。我喜欢的女子。
    是收拾书架的时候看到的,夹在铺满尘灰的课本中间。那时还是十八岁,我在华灯初上的街边执着地行走。路过书店,透过玻璃橱窗,看见了暗蓝色的封面。一个女人半明半暗的侧脸,光线倾泻而下。那女人的神态,瞬间刺痛了我的心。

    书名旁边的小字写着:我爱你,这是我的劫难。
    没有一个作家的文字,会像安妮这样阴郁,黑暗,又有无法控制的生命力。我蜷缩在角落里,阅读着,瑟瑟发抖。
    在这个无情而苍白的时代里,我们相信爱情,爱情背叛我们。我们相信真理,真理欺骗我们。安妮,却一直忠于自己敏感的内心,和那些翩然逝去的情感,接近在边缘游荡的孤独灵魂。

    这个世界不符合我的梦想。安妮的文字却给了我一把钥匙。

    致敬完。我上角落里接着瑟瑟发抖去了。(迷宝老师对此句有巨大贡献)

    Volià,转载完毕。

    我还是要一贯地画蛇添足装逼一句:我爱过那个叫做安的女子。

    钻进被窝倒抽一口冷气,睡了,最近没完没了下雨...为了那靠得住的自助快乐的出行计划推迟吧
2010-2-20 14:16: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生活瘦了,文字就肥了
2010-2-20 15:25:1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她是巨蟹座的

~
2010-2-20 17:02:56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那些具有城市感和画面感的篇章,那些脆弱的情感和漫过心底的黑暗,多么具有力量直指人心啊……它安慰鸟偶孤独寂寞滴小小心灵……只是过不到半年再翻开《八月未央》的时候,却连一篇整的都看不下去了,都什*么玩意儿啊这……无度的自恋和喋喋不休的自我情绪表达,那些情绪也过于微不足道了吧,竟然一连说了十九万字——她也好意思!一再标榜自己生活在上海这种大都会中,一篇小说里光牌子名就得占去三分之一——而且,都是些什*么破烂牌儿啊,什*么G-Star,什*么贝纳通,什*么七星烟(当然,在原文提到时全是英文:Benetton、Mild Seven……),在人家外国原主那儿都是日常消费品吧,到她这就成了巩固自我存在感的东西,被商业和资本主义卖了还帮人点钱呢——她们丫上海人也就这点出息!

-----------------------------------------------------------------------------
特别不喜欢最后一句。

除此之外,我在读郭敬明的文章时也有同感。
2010-2-21 01:52:1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那些具有城市感和画面感的篇章,那些脆弱的情感和漫过心底的黑暗,多么具有力量直指人心啊……它安慰鸟偶孤 ...
puertaouesta 发表于 2010-2-21 01:52



郭的书没读过捏
不过为什*么不喜欢最后一句呢 虽然对地域性一类的东西我一贯保持中立
我对于地域唯一的立场是 当别人说我是四川人士时 我会慢悠悠的回敬到 我是重庆人(rf8rf)
2010-2-21 21:56:0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一个人不喜欢另外一个人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但是如果因为对方的出生地、肤色、种族……就对其歧视,这就是一种非常低级的行为。

我遇见地域歧视的人,通常是躲着走。这就像孩子们本来玩的是打雪仗,可是有个孩子拿了一坨屎来打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继续与其对战,那么,要不然我就也只能拿屎来打他,要不然,就只能被人打到一身屎。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事方式,要求森林里的动物都长成老鼠固然不可能,都长成老虎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任他(们)去吧。
2010-2-21 22:15:11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嗯 这个貌似我想参赛的啊 质量不过硬啊(rf8rf)
2010-3-1 14:07:0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在这个无情而苍白的时代里,我们相信爱情,爱情背叛我们。我们相信真理,真理欺骗我们。安妮,却一直忠于自己敏感的内心,和那些翩然逝去的情感,接近在边缘游荡的孤独灵魂。

    这个世界不符合我的梦想。安妮的文字却给了我一把钥匙。

ST1983st 发表于 2010-2-20 14:16


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些自己特别喜欢钟爱的文字,这种文字传递出来的某种气息,加上他们的想象,挥发成自己的语言。
等到这个阶段过了,也许当时欣赏过的、重视过的,都那么不忍卒读,其中的浅薄和其他一些当初毫无知觉的东西慢慢浮现出来。

文字始终未变,改变的是一个人看这些文字的角度和深度。
就像很年轻的时候,看酒井法子,多美啊,她对一个少年的意义,也许会扩张成对日本的向往,对美好女性的想象,是自己向往的某种东西、某种生活的象征。
等他长大了,也许会发现这个明星也许很平淡无奇,甚至发现一些不够美好的地方。重要的不是她是否真的美丽,不是吗?
重要的是,这个少年长大了,他曾经有过一个浅浅的梦。也许这个梦很脆弱,但是这帮助他度过了一些艰难的时刻。

那些模仿某些流行作家的文笔的人,他们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声音,因此,他们需要用别人的声音来说话。有一天,他们也许会找到自己的声音的。
2010-3-5 20:59:22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回复 9# 斐多

你提到"文字",倒是让我想起《斐德若》里面苏格拉迪给斐德若讲的那个关于"文字"的传说了。
只要用文字表述的,哪怕是语言大师,也哪里会有自己的声音。文字表述出来的东西,看似无所不有,看似新奇百怪,其实就是一面照向世界的镜子,只是一种完全的模仿,镜子里其实一无所有。这也是为什*么埃及国王会欣喜的照单全收了大神塞乌斯的礼物,唯独拒绝了"文字"。因为"文字"的出现,只是用一些支离破碎的,死气沉沉的符号替代了生机勃勃的活的经验。才有了那句著名的诘问。 "借助文字的帮助,他们会听到许多东西,可是什*么也没有学到;仿佛无所不知,可其实是一无所知。他们精疲力竭下来,得到的却是这个世界的影子,而不是真实。。。"
苏格拉迪未著一字,不也尽得风流么?
文字,不过如此。
2010-3-6 17:32:04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些自己特别喜欢钟爱的文字,这种文字传递出来的某种气息,加上他们 ...
斐多 发表于 2010-3-5 20:59



     很赞同你的话。
安妮宝贝的书,我是高中毕业后才看过。看的第一本就已经是《莲花》了,我觉得很好。所以后来去图书馆借过她的其他书,却没有莲花这样的感受。相反我觉得莲花是一个转折点,之前的作品都感觉是个积极想要表达的人,莲花则内敛很多,成熟很多,面对自己更多。当然,看一本书,感受总是主观的。
这是和纳博科夫的《普宁》一样我从国内带过来的为数不多的几本小说,我直到现在仍然经常翻。
2010-3-7 12:29:23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她们穿着统一的衣服
  那件洗的发白的裙子
  空灵的眼神
  别人招招手
  她们就跟着走了..............

   哎
2010-3-11 03:30:22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